当前,我国土壤修复正处于产业成长的起步阶段,面临土壤修复技术不成熟,市场盈利模式尚未完善,相关标准仍然缺失等问题。在此探讨土壤修复产业的商业模式与资金难题。
土壤修复这一被戏称“土方工程”的新兴环保产业曾因动辄千万、过亿元的投资饱受“暴利”质疑。可如今,敢宣称自己挣着钱的企业太少,而真正能挣到钱的更少。一些企业毫不讳言:撑得很辛苦,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IT企业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企业的使命就是活着。对土壤修复行业的企业而言,也许尤能体会其中的寒意。
1000余家企业抢万亿市场蛋糕?
所谓千亿万亿元的市场现在根本没有,只是在画饼,好引进投资人; 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未来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土壤修复存在万亿市场空间的推论,其中一条依据是,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反映的情况,若要修复全部已查出的受污染土壤,万亿资金略显保守。另外一条依据是,2012年,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已实现年营业收入约3万亿元,根据环境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土壤修复产业所占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30%~50%,按此推断也是存在万亿市场的空间。
于是,在“万亿”光环笼罩下,短短一年间,光是以“土壤修复”或“环境修复”等为名称注册的企业就从300家左右一下蹿升至现在的1000余家。
然而,与数量爆发式增长鲜明对比的是,市场反映可用“惨淡”来形容。2013年,土壤修复产业(包括前期咨询评估等)总规模约67亿元,实施修复项目数约16个,年产值仅约20亿元,占环保产业的比重不足1%。
“总共就那么大点盘子,这么多家企业去抢,其中绝大多数是陪玩的。所谓千亿万亿元的市场现在根本没有,只是大家在画饼,好引进投资人。”某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资本市场对行业的关注度很高,众多原本不相干的企业也来凑热闹。
他分析认为,现阶段一些实力企业不将土壤修复视为利润来源,而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做好相关技术、经验的储备,他们尚能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平衡可能的亏空。但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随着未来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开发驱动为主导的修复模式将难以为继
开发商、建设者往往青睐短平快、救急式的修复方式,造成项目的成本增加、风险加大、成熟技术水土不服等问题;未来将向法律驱动或政府引导为主的阶段过渡。
“目前造成市场局面难以打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导火索来自地方基础建设与房地产开发速度的放缓。”据某证券公司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土壤修复产业因城市开发而兴,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从土壤修复的行业现状来看,城市污染场地之所以能得到优先治理,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增值和收益,一旦这一预期降低,现有的以开发驱动为主导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环境修复发展战略论坛上,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艳丽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以开发驱动为主的初级阶段对行业发展不可持续。在城市开发背景下,开发商、建设者往往青睐短平快、救急式的修复方式,造成项目的成本增加、风险加大、成熟技术水土不服等问题。她认为,随着房地产暴利时代的终结,在这一新常态下,土壤修复产业即将进入一个相对持久或者稳定的新发展时期。
按照立法规划,《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将定于2015年着手起草并征求各方意见,预计在2016年底前修改和完善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最迟将在2018年底前出台。
高艳丽预计:“随着相关制度的日趋完善,法律法规更加细化、可执行,从2014年~2020年,产业将从开发驱动阶段逐渐向法律驱动或政府引导为主的阶段过渡;到2020年后,可能会进入一个意识驱动为主的时代。”
产业成熟还欠几把火?
缺乏国家层面系统性的建设规划,没有对具体需求、存在问题、整个建设投资规模的指标加以量化;标准规范不完整。
“比起美国1980年颁布《超级基金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要晚上40年,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仍处于非常稚嫩的阶段。”一位外资背景从业者深有感触,目前行业内存在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国外领先几十年的成熟技术甚至敌不过低档的土方工程。不少顶尖的国外修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几年也铩羽而归。他指出:“只有当营造出内外企业公平竞技的环境,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才真正走向成熟。”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源和环境业务部副主任于晓东认为,目前产业成熟还需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加以完善。“首先,缺乏国家层面系统性的建设规划,没有对具体需求、存在问题、整个建设投资规模的指标加以量化;其次,标准规范不完整,特别在争议较大的风险评估和传统的总量管理思路应该如何调整等问题上没有清晰说明;第三,商业模式、融资模式不完整,除去中央资金到底该如何融资也没有思路。”
他指出,反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领域,自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中央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在上述三点上做了详细、清晰的部署及安排,使得这两个行业做得相对较好。